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談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高質量發展”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
“十四五”起步之年,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也實現良好開局。
“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什么關系?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圍繞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為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建言獻策。
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項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自2021年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被提及,這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實現“雙碳”目標會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方位綠色轉型,應立足我國現階段國情,盡快形成減碳、降污、擴綠、增長四位一體的協同機制。
這注定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應按照全國布局來統籌考慮。
在碳排放權交易方面,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建議,我國應進一步完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架構,加快推進碳排放權交易法律體系建設。
在能源轉型方面,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希望國家盡快制訂出臺氫能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拓寬氫燃料電池示范應用的領域、行業和區域。
“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叮囑,殷殷重托,“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核心是減污降碳、節能降耗,推動源頭減碳、過程降碳、末端固碳。”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榆林市委書記李春臨表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是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根本路徑。離開了“綠水青山”,人類社會一切財富都將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也就不會有“金山銀山”。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高度,2021年4月,《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正式出臺。
“要推動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首先要進行生態價值核算,用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來衡量‘綠水青山’的價值是目前比較一致的做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說。
王金南曾牽頭完成了全球179個國家以及我國連續6年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GEP核算。中國是國際上第一個提出GEP核算技術規范的國家,打通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統一核算體系。
不過,由于自然生態功能的差異,對于不同地區來說,其生態產品價值量及其比例結構差異非常大。
將生態產品與各地獨特的自然歷史文化資源相結合,發展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等綠色產業。浙江省麗水市根植山水底蘊打造的“麗水山耕”“麗水山居”等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山”字系品牌享譽全國。
探索創新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促進區域生態產品價值轉化。2021年4月,確定第一批36個試點項目,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實施區域綜合開發,實現生態環境資源化和產業化。
開展生態權益交易和生態補償,讓“好山好水”有了價值實現的途徑。福建省南平市的“森林生態銀行”和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讓生態受益地區向生態保護地區購買生態產品。
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關鍵路徑,也是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王金南表示:“(北京冬奧會)將氣候資源、冰雪優勢轉化為新的發展契機,帶動區域冰雪運動產業和旅游發展,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生動實踐。”
為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病是一種綜合征,病源很復雜,有的來自不合理的經濟結構,有的來自傳統的生產方式,有的來自不良的生活習慣等。
代表委員普遍認為,治理“生態病”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才能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聚焦重點區域協同治理。長三角地區長江保護協同立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大氣污染協同治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云貴川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等都是典型案例。
強化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綠色金融以聚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和根本遵循。“四川主動服務好高質量發展,新增審批綠色信貸318億元,創新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投融資工作。”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波說。
磷石膏綜合治理事關長江生態保護。全國人大代表、興發集團董事長李國璋說:“磷石膏污染防治、綜合治理是‘必答題’,要‘吃干榨盡’磷礦資源,全力攻克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難題,推動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是環保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泗縣泗城鎮花園井社區黨總支書記岳喜環認為,需要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統一監管和協同治理機制,建議加強基層生態環境保護監管信息化建設。
高質量發展要強調穩中求進,“穩”要有定力,“進”要有秩序。同時不單純追求“量的改變”,更注重“質的提升”,強調群眾獲得感。總結起來就是“要面子,更要里子;要顏值,更要品質”。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良好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綠色底色,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要求。
當前,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有了更高的期盼和要求,對生態環境問題給予高度重視。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印發實施,明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任務書和施工圖,以及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推進的必然要求。
2021年,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發展水平再上新臺階,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VOCs成為“十四五”空氣質量考核新指標。農工黨中央建議應根據各地的發展程度、主要排放源、生活習慣、空氣質量等制定有地方特色的差異性總量考核目標,全面調查、科學監測VOCs,以適應“十四五”提出的空氣質量總量考核要求。
全國政協常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表示,湖南將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等交辦問題為重點,以“污染消除、生態修復、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統籌推進各類交辦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事實證明,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沒有變。對此,我們要持續改善生態環境,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此文章轉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