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我省召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季度調度推進會。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了實際成效,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仍然面臨挑戰和壓力。會議要求,以拼的精神、搶的姿態,一個點位一個點位抓整治,一個斷面一個斷面促提升,確保完成年度目標。
國考斷面水質近年最優
盛夏,無錫貢湖灣濕地保護區,湖面下水草清晰可見。貢湖灣水質是太湖水的“晴雨表”。“以前貢湖灣濕地保護區可不是這樣,這里原來有165個大大小小的魚塘,亂糟糟的,現在成了旅游勝地。”無錫濕地生態科普館館長陸亞琪感慨。
這是我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一個縮影。會上,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通報了今年進展情況——
水環境質量方面,1—7月,全省國考斷面優Ⅲ比例88.1%,同比上升7.1個百分點,達到了近年來同期最好。上半年,太湖湖體總磷濃度同比下降15.0%。大氣方面,受年初大范圍污染過程影響,我省空氣質量一度嚴重滑坡。全省上下迅速行動、連續奮戰,通過精準治理,推動大氣質量改善。截至7月底,全省PM2.5濃度34.1微克/立方米,升幅收窄至2.1%,優良天數比率73.4%。
大氣方面,我省要完成的年度目標任務面臨挑戰。今年以來,持續高溫、少雨、小風的不利氣象條件,一定程度上消減了大氣治理工作成效。此外,目前,在VOCs(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方面,仍存諸多短板。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舉了個例子,“上半年的沿江地區臭氧治理幫扶督查發現,涂裝行業近50%的涂料產品VOCs含量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有機化工行業溶劑調配、儲存、運輸等過程密閉處理不到位,VOCs逸散較為普遍。”
堅決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底線,全省多部門“攜手”:省發改委組織修訂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江蘇省實施細則;省工信廳狠抓環境敏感區化工企業整治;省公安廳依法嚴厲打擊污染環境犯罪,偵辦相關案件178起……
天很藍但臭氧超標
今年一季度,全省大氣環境質量下滑。二季度,經過全省上下的艱苦努力,PM2.5升幅明顯收窄,濃度幾乎下降到與去年同期持平。但7月,大氣污染再次出現反彈。會上,多地紛紛表示,將一天一天緊抓不放,一日一日攻堅追趕,守護藍天。
南京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天很藍但臭氧超標”。南京市副市長霍慧萍介紹,將堅持系統治氣,以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秋冬季PM2.5污染攻堅為重點,確保完成1160個VOCs治理項目,加快104個園區、19個產業集群整治提升,扭轉空氣質量下滑態勢。
截至7月底,泰州PM2.5濃度同比上升4.2%,優良天數比率同比下降7.1%。泰州市副市長劉志明表示,工地揚塵管控仍是易反復的“老大難”問題,VOCs治理也仍然是瓶頸。下一步,將努力實現PM2.5濃度“扳平”目標,強化裝備保障,加大資金投入,購置VOCs便攜式檢測儀、微風風速儀、紅外成像儀等專業檢測設備和灑水、霧炮設備,盡快解決人工增雨作業實施難題。
由于年初欠賬較多,今年宿遷PM2.5濃度、空氣優良率一直處于全省靠后位次。對此,宿遷市副市長閆輝表示,始終將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底線要求,堅持全年目標不降、攻堅標準不減,按“逐月量化、留足余量”原則,將大氣考核目標量化到每月每周。
緊盯汛期水質不放松
今年以來,我省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改善態勢,但汛期水質滑坡問題仍然存在。
進入主汛期后,徐州7個國考斷面水質為劣Ⅴ類,水質滑坡明顯。對此,徐州市副市長龔維芳表示,將頂住汛期壓力,針對豐縣沙莊橋等不達標斷面,開展溯源分析,排查封堵排污口;加快工程建設,以斷面匯水范圍內的城鎮區域為重點,優先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建設,抓好老舊破損管網修復維護,提升污水收集率。
1—7月,揚州15個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為80%,未達到省定的考核要求。揚州市副市長余珽表示,將針對今年主汛期間歇性降水和階段性高溫特點,對邵伯湖心、三垛西大橋、曹莊橋等汛期水質易滑坡斷面開展排澇泵站攔蓄污水排查,并統籌保障重點河道生態流量,及時消除水污染隱患,同時加快年度70項重點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設。
守護碧水長流,下一步,我省將狠抓排污口排查整治、工業源執法監管、農業源治理防控、生活源處理處置等。目前,面源污染已成為我省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氮排放的重要來源,超過工業源和生活源總和。為此,我省將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實施42.9萬畝農田排灌系統循環生態化改造、14.5萬畝池塘標準化改造,推進蘇南地區規模化養殖場糞污“零排放”,減少營養物質入河。
此文章轉至中央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