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盛地,碧水藍天。兩張新鮮出爐的半年度成績單,大大提升了無錫人的幸福感—— 今年上半年,太湖無錫水域和北部湖區水質均達Ⅲ類標準,水質創近十年來最好水平;無錫PM_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7.6%,降幅全省第一,7月空氣優良天數比率全省第一。
“把整個無錫當作太湖一樣來呵護,打造美麗江蘇樣板城市,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上走在前。”8月1日召開的無錫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指出,要把建設美麗無錫擺在現代化建設的突出位置,更大力度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讓自然生態之美、綠色生產之美、人居環境之美在太湖之濱交相輝映、美美與共。
以濕地一抹“綠”,還太湖一片“清”
盛夏時節,無錫嘉陵蕩濕地保護小區白鷺展翅、魚翔淺底,一派盎然生機。
“魚塘變濕地,水變清了,環境也變美了。”無錫錫山區鵝湖鎮圩厙村黨總支副書記殷明明告訴記者,該片水域是入湖河道望虞河的一級支浜,對太湖水質有重要影響。近年來,隨著退漁還濕、河道清淤、植被修復、岸線保護等工程的實施,66.56公頃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周邊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居民也多了一處休憩之所。
作為“城市之腎”,濕地保護是改善太湖水質、實施生態治理的重要一環。北倚長江,南濱太湖,西臨滆湖,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賦予無錫豐富的濕地資源。圍繞太湖治理這個“牛鼻子”,無錫在連續2年投入超百億元實施治太重點工程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濕地建設和保護修復,探索一條以濕地保護反哺太湖治理、太湖水質改善與濕地建設良性互動的治太新路徑。
“濕地保護好不好,鳥兒說了算。”在大溪港濕地公園,公眾鳥類監測團隊成員蘇濤見證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奇觀:“去年以來,我們在大溪港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黃嘴白鷺、卷羽鵜鶘、東方白鸛,這些珍稀鳥類都是首次在無錫被發現,證明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據統計,近年來,無錫先后建成蠡湖、長廣溪、梁鴻3個國家濕地公園,6個省級濕地公園,31個濕地保護小區,全市濕地保有量10.75萬公頃,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71%,居全省前列。
濕地潤澤,太湖維“新”。今年上半年太湖無錫水域和北部湖區水質實現“雙達Ⅲ”,國、省考河流斷面優Ⅲ比例保持100%,水質、藻情均創近十年來最好水平;太湖流域生物多樣性明顯提升,列入統計的植物達157科571屬1189種、鳥類377種,其中近一半是依水而生的濕地鳥類。
迎“藍”而上治源頭,共護藍天映白云
“無錫藍”“水晶天”,隨著梅雨消退,各種藍天白云的美照在無錫人的朋友圈里刷屏。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無錫PM_2.5平均濃度為26.7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低;空氣優良天數比率為82.5%,全省最高。
“一低一高”之間,是無錫迎“藍”而上源頭治氣的科學布局和不懈努力。
“今年,我們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治理,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各項污染物大幅削減,企業清潔生產水平顯著提升。”走進江陰興澄特鋼公司,各條生產線配套的環保設施運行穩定。公司副總經理王永建介紹,目前,該公司123個廢氣排放口、2878個無組織排放源點全部達到超低排放標準,清潔運輸比例持續穩定在80%以上。
作為制造業重鎮,江陰積極推動企業實施“關門、閉窗、蓋桶、負壓”專項行動,通過升級治污設施、開展源頭替代等方式,有效削減污染物排放。上半年,江陰在印刷包裝、鑄造、機械噴涂、化纖等行業組織3763個大氣治理工程項目建設,整治完成率達92%;推動17家鋼鐵、熱電、焚燒企業科學深度減排,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全市PM_2.5首次在半年度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率達82.9%,改善幅度居無錫全市首位。
“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PM_2.5和臭氧的前體物,控制VOCs排放量對減污降碳、改善空氣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無錫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王海明介紹,今年無錫布局建設活性炭再生中心、水性共享鈑噴中心、溶劑回收中心、源頭替代聯盟服務中心、燃燒法技術和裝備研究中心五大大氣“治臭氧”中心,從源頭入手降低VOCs排放。
打贏“藍天保衛戰”,今年下半年,無錫將推動相關部門制定“全電工地”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餐飲油煙負面清單等,研究出臺工業涂裝等行業標準指南,進一步拓寬聯合治氣范圍,從源頭治理中深挖減排潛力。
“無害化”邁向“資源化”,“無廢城市”內涵升級
7月,無錫首個大型廚余垃圾終端集中處置項目——惠聯餐廚廢棄物預處理車間主體結構工程封頂,標志著無錫垃圾分類處置進入全面實施倒計時。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全面建成后,每天可處理600噸廚余垃圾和125噸餐飲垃圾,處理過程中分離出的油脂可用作工業燃料,固態殘渣則發酵生成沼氣用于發電。
垃圾圍城,曾是困擾無錫城市治理的一大難題。今年以來,無錫一方面大力推進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理,另一方面積極實施固廢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從“無害化”向“資源化”轉型,提升“無廢城市”建設內涵。
在江陰市銳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每年有16萬噸貴金屬廢液“變廢為寶”,貴金屬回收率達到99.5%以上,且處理過程中氣體全部回收,氨氮、總氮等污染因子實現零排放;在江蘇錫城建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筑垃圾經過破碎、除雜等處理后“變身”再生骨料,投入市政道路工程繼續“發揮余熱”;在秦望山綠色循環產業園,一條涵蓋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廚垃圾、醫療廢物、危險廢物等各類固危廢的全鏈條、全流程資源化利用和安全處置體系運行有序,循環經濟“成鏈破圈”風生水起……
根據《無錫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到2025年,無錫將規劃建設33個固體廢物處理重點項目,其中31個與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相關。 水氣固并治、清凈美共見,“太湖明珠”光芒綻放。無錫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指出,無錫要在“聚焦美麗江蘇建設”中多作貢獻,圍繞打造世界級生態湖區目標,扎實開展新一輪太湖治理,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深入打好長江系統保護修復攻堅戰,以降碳為戰略方向倒逼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唱響新時代“太湖美”。
此文章轉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網站